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酸汤子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这9种带毒
TUhjnbcbe - 2024/2/4 14:54:00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30/6755272.html

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发生一起因家庭聚餐食用酸汤子引发的食物中*事件,至昨日新闻报道,9名中*者都不幸去世。现已查明是由椰*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

米酵菌酸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因其中*的事件层出不穷,年至今,全国已发生此类中*14起,84人中*,37人死亡。

我们一起看看米酵菌酸的真面目吧~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椰*假单胞菌污染后产生的*素。椰*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外部环境,一旦处于潮湿温热环境便会大量产生极强*性、高致死率的米酵菌酸*素。

*性强

进食后即可引起中*,对人体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均能产生严重损害。

病死率高

目前对米酵菌酸尚无特效解*药物,一旦中*,病死率可达40%以上。

耐高温

即使用℃的开水煮沸或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性。

米酵菌酸中*有哪些症状?

一般误食含有这种*素的食物后30分钟-12小时就会出现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症状。重者会出现皮肤*染、肝脾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等症状。

那么,就会有人问,如果不吃酸汤子,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米酵菌酸中*了?

这些食物一旦变质也可能含有米酵菌酸

常见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淀粉类制品以及变质银耳和木耳容易产生米酵菌酸;

另外,河粉、肠粉、米粉、汤圆、糍粑等食材也有产生米酵菌酸的风险。

这些食物在制作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需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浸泡。

当发现米酵菌酸中*后,必须迅速就医。吃了同样食物的人不管有无症状,医院检查。

日常预防食物中*远离这几种食物

1.久泡的木耳

木耳久泡之后,会因变质产生生物*素,或者滋生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中*。其症状类似于误食*蘑菇中*,常引起急性肝、肾功能衰竭。发泡木耳最好用热开水,热水会缩短泡发时间,减少木耳被细菌污染的机会。

2.发芽的土豆

发芽或者表皮颜色变青的土豆中,含有龙葵碱,食用后对肠胃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严重的还危及生命。

3.腐烂的生姜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樟素,是一种致癌物,可诱发肝癌、食道癌。

4.加热后出现絮状物的牛奶

牛奶出现絮状物的原因之一,是牛奶中残留的微生物增殖导致牛奶的酸度发生变化,进一步破坏了牛奶的稳定性。所以,加热后有絮状物的牛奶不建议饮用。

5.表面发黏的豆腐

豆腐和肉一样,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材,容易在通风不良和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滋生细菌,而变得黏糊糊的。居家环境中,有害杂菌多,有些会产生*素附着在豆腐表面,用热水冲洗也不能保证完全洗掉。因此,发黏的豆腐不建议食用。

6.颜色变深、表皮发黏、弹性变差、有异味的肉类

新鲜肉类表面有光泽,颜色均匀;外表微干或湿润,切面稍潮湿,用手摸有油质感,但不发黏;质地紧密且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立即复原;闻起来只有正常的肉味,无异味;煮熟后肉汤透明,汤表面聚集大量油滴。如不满足这些条件,说明肉已变质。

7.烤焦的鱼、肉

鱼、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超过℃后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杂环胺化合物有较强的的致癌性和致基因突变作用。变焦的鱼、肉类食品,不仅含有大量的杂环胺,同时还含有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其他致癌物,不宜食用。

8.发霉发苦的瓜子、花生等

当发现花生、瓜子、榛子、松仁等果仁坚果轻微发*甚至发黑、味苦,皱皮变色,表面长有*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时,应该丢弃。*曲霉素等致癌物质可能已经在其中生长。

9.“胖听”“漏听”的罐头

当水果罐头被微生物污染,失去食用价值时,经常会产生“胖听”现象,即罐头的底和盖的铁皮中心部分凸起。当密封失灵的“漏听”罐头,在运输过程中空气进入,极易酸败变质。

食物中*非同小可,安安提醒大家平时饮食多注意,谨防中*。

参考资料

1.《小心!隐藏的米酵菌酸*素》,发明与创新,

2.《12人家庭聚餐8人死亡!调查结果公布:这种*素高温高压不能去除,尚无解药!》,健康时报,

3.《一次家庭聚餐,致8人中*身亡的米酵菌酸,到底是什么*素?》,广东卫视健康有道,

4.《“酸汤子”中*事件已致8人死亡!“真凶”公布》,央视新闻,

5.《生命时报》、《人民日报》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酸汤子事件唯一幸存者去世,这9种带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