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谈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材统一配送管理和考
TUhjnbcbe - 2023/10/19 17:27:00
管理是一门有的放矢的艺术。

根据各地区前两年学校食堂原材料集中招标、划片统一配送的施行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原材料采购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更优质地服务于师生,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在此抛砖引玉地谈谈相关管理和考核的办法。

一、食材优惠前配送价格形成办法

为规范学校食堂配送食材优惠前报价,每学期对定型包装类食材中部分食用油、酱油、味精试行统一定价,其它如生鲜食材等每2周提供一次信息价。可由教育局、学校、学生家长和配送公司四方代表形成的定型包装类食材统一定价对配送公司和学校都具备强制性的约束力,公示生效后任何方均不得擅自更改。由教育局、学校、学生家长三方代表形成的信息价仅供学校议价、配送公司报价时参考,无强制约束力。每日不列入统一定价目录的生鲜食材和调味品等优惠前的配送价由学校与配送方协商确定,但不得高于教育局提供的每日所有配送公司汇总表中的参考价和当天同类食材的市场零售价的平均价。若有特殊情况需超标的,请相关学校将情况说明纸质稿盖章后3天内交教育局。配送商每日优惠前的食材优惠前报价须在每天7:30前上传到教育局指定邮箱,其它附件为9:00前。食材优惠前报价表按要求注明食材市场通用名称、生产厂家(产地)、品牌(若有)、质量等次(若有)、规格(定型包装)、计量单位、新鲜(冷鲜或冰冻)、原材料产地(若为国外的应注明,疫情期间须注明;若没有注明,默认为国内的)、报价依据(采价市场和日期),以及其它需说明的事项。食材优惠前报价要求将全市行情与学校所在地同类食材的行情相结合,通过优化进货渠道,体现集采优势,让师生有更多获得感。

二、食材配送要求

1.基本配置:配送场所要求布局合理、安全卫生、硬件到位、证照齐全,符合相关部门对配送公司的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另行要求如下:

(1)全程监控:配送公司做食材流通、加工、储存全过程全覆盖,即在食材出入口、装卸区、各类食材加工区、检测留样室等区域均有摄像记录装置,且保证图像清晰可辨。能与学校远程共享加工、配送分发区的视频。

(2)离地放置:所有食材全程保持离地状态,以防受污染。仓库食材做到分类、分间(区)摆放,特别禽蛋须专区独立放置。食材包装要求卫生,最好有公司特征,杜绝影响食品安全的包装材料进入配送流通环节。

(3)检测留样:检测室检测仪器达到标准,能准确检测出问题食材。检测人员须持证上岗,按规范取样和检测,并做到应检尽检无遗漏。食材留样设备足够,品种齐全,每种食材留样质量不少于克,并标注好食材名称、检测时间、发货时间,配送单位(若是学校的须注明)。肉类和水产放冷冻柜冰冻留样,其他放0—7摄氏度的保鲜冰箱中,做到应留尽留无遗漏。严禁出现货未到,从上游商取小样检测的情况。

(4)车辆人员:配送车辆须有明显的本公司标志,并提前做好车辆及人员备案。若因突发事件需调整车辆或人员,需由公司负责人(或分管配送经理)提前与学校总务处分管主任视频联系,并提供车辆和人员的电子材料,纸质材料可随车送达学校。配送车辆安装定位系统,教育局能在配送公司实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

2.食材质量:所有食材在配送前一律由配送公司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加工处理,按市场常见规格配送,不得配送毛菜,除鲜活水产外做到一次性保质保量配送到位,并附有相关检验检疫等票证。

(1)所有食材在配送前按要求做好食材安全检测,并做好留样。

(2)猪肉按整方、禽肉按整只、蔬菜按整支(个)进行配送,不得事先切成小条或小块。若学校有特殊要求的,由学校事先向教育局书面备案。

(3)番茄、虾等类似食材须大小均匀,杜绝大小混杂现象。

(4)猪肉、禽肉等屠宰时间超过1天的,均不得标注为新鲜。

3.索证索票:做好食材索证索票,特别要了解上游渠道商食材安全检测的可靠性,拒绝虚假检测报告进入教育系统。

4.规范操作:每车配送人员不得少于2人,人员着装规范,仪表整洁,无蓄须、纹身现象,无恶性刑事案底,无反社会人格倾向。遵守学校(幼儿园)要求,不得出现吸烟、随地小便、坦胸露肚等不文明行为。食材应按学校要求离地放置在指定位置。

5.配送预案:配送商必须做好《食材配送安全管理办法》、《食材类中*应急预案》和《食材配送延缓应急预案》,确保食材配送环节安全有序,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

三、评价及突发事件处理办法

1.为更好地做好配送监管工作,教育局成立食材配送质量管理工作组。主要负责开展对学校食材质量抽查、食堂学生满意度的了解、食材实际结算价的调研、食材配送中争议的协调,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等。

2.学校建立《食堂食材采购验收制度》、《食堂食材采购问责制度》和《食堂食物中*应急预案》。做好食材质量验收、菜价审核和对食材配送服务质量每月一评等工作、及时处置食材配送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协助配送商做好《食材配送延缓应急预案》的实施,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3.教育局建立每月评价考核和异常情况通报制度。异常情况通报信息来源于教育局抽查和学校自查两块。学校根据食材配送招标文件及管理办法等,对配送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结果作书面记录,盖学校公章后以电子件形式报教育局备案,纸质件学校存档备查。通报采用即时通报和月汇总通报两种形式,分别在学校采购群、供货商配送群中进行通报,以促进配送质量和确保食材安全。评价分为教育局食材配送质量管理工作组评价和学校评价两种,每月公布一次。同时,教育局食材配送质量管理工作组对每月食材报价异常情况汇总并通报。上述三种情况,将提供给下一轮食材招标评标委员会。

四、具体考核办法

(一)学校

根据日常对食材配送质量的监管结果,学校即时对配送公司提出整改要求。若某配送公司整改后仍达不到学校合理要求的,学校以膳管会讨论决定的形式,对该配送公司作出扣款、暂停配送,直至取消配送资格等处理方式。(暂停配送和取消配送资格均按作出决定的学校所在标段为单位计。)同时,学校将盖学校公章后处理结果的纸质稿拍照后在当天上传教育局监管科室;当出现暂停配送和取消配送资格情形时,学校还需将处理结果的纸质稿在一周内送到教育局监管科室备案。

1.扣款

(1)食材出现质量问题(含食材品质,检验检疫、农药残留量检测等索证材料不全),每次每项扣元;第二次出现加倍扣款,以此类推。

(2)食材报价明显高于参考的农贸市场零售价或其他配送商价格的,按:5%—10%之间的、10%—20%之间的、超过20%将分别作处理;要求配送商在收到报价异常反馈信息后的24小时内,主动与学校联系将优惠前报价调整为当天同类食材其他公司或市场价两者中的最低价。对于恶意竞争而故意报明显低于正常市场价的,也作一定处理,并通报。

(3)食材配送迟到但不影响正常秩序的,按:迟到5—30分钟之间的,每次扣元;迟到30—60分钟以内,每次扣元。

(4)配送人员没有按要求着装,或更换人员、车辆后,没有及时备案的,每次每项(人)扣元。

(5)食材数量不足(与送货单比较),按:少克—克之间的,每次每种扣元;少克以上的,每次扣元计。并及时补齐。

(6)因学校相关的食材配送问题,被县级行*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00元。

(7)其他类似的问题。(扣款数额一般不超出上列的最大值。)

在扣款处理的同时,学校须约谈配送公司的联系人,限期要求其整改到位。

2.暂停配送

(1)非定型包装食材没有经过公司验收或直接由上游供货商送达学校食堂的,首次按元/种,扣款暂停配送1周处理;第2次出现,按按0元/种,暂停配送1个月处理。

(2)食材因质量问题、数量不足或迟到等,影响学校正常就餐时间,按扣款00元,并暂停配送1个月处理等。

(3)肉类食材出现注水现象,立即上报教育局。由教育局联系市相关监管部门核查。查实后,按扣款00元,并暂停配送3个月处理。(若其他部门另有处理,则按相关条例再另行处理。)

(4)食材中留滞有铁丝、针头等类似具有伤害性异物,学校固定证据后第一时间报教育局食材配送联系人与安全科。若没有入口,按扣款0元,并暂停配送2个月处理。

(5)因食材问题,被县级行*主管部门处罚的,或地市级行*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款00元,并暂停配送2个月。

(6)配送方人员在校(园)内出现抽烟、随地小便等不文明行为,但没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按每人次0元扣款,并暂停配送1个月。

(7)其他类似的影响食品质量安全、师生正常开餐时间或造成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的情形,由学校视情节轻重决定扣款数额和暂停期,同时约谈配送公司的负责人,要求其在暂停期内整改到位。

3.取消配送资格。

(1)食材中留滞有铁丝、针头等类似具有伤害性异物,并已入口的,学校固定证据后第一时间报教育局食材配送联系人与安全科,由教育局联系市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核实。查实后确系配送公司责任的,取消其本轮配送资格和没收其所交的安全保证金,并由配送商承担相关的所有责任。

(2)因食材配送问题,造成师生不能正常开餐,出现恶劣的社会影响的;取消其本轮配送资格和没收其所交的安全保证金,并由配送商承担师生相关餐次的费用。

(3)因配送的食材问题,出现食物中*事故的,学校固定证据后第一时间报教育局食材配送联系人与安全科,由教育局联系市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核实。查实后确系配送公司责任的,取消其本轮配送资格和没收其所交的安全保证金,由配送商承担相关的所有责任。

(4)食材数量不足,配送商拒绝学校补齐要求的,则视为其自动放弃本轮配送资格,教育局取消其本轮所有标段的配送资格,并没收其所交的履约保证金。

(5)配送方人员在校(园)内出现抽烟、随地小便等不文明行为,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按每人次0元扣款,并取消其本轮配送资格。

(6)以冰冻、冰鲜等冒充新鲜食材的,按取消全年配送资格处理。

(7)发生其他因食材配送问题而造成社会恶劣影响的现象。学校查实后取消该公司的配送资格,中止配送合同,并按招标文件等相关食材配送的文件精神处理善后事宜,由配送商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二)教育局

局食材配送质量管理工作组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问题,处理办法参照学校外,并按发现问题的学校累加后再处罚。另:

1.末位追责:每月对食材报价异常数量当月累计超过30次,且最多的两个公司进行追责。若食材报价异常次数月累计超过30次,但少于次的,按扣款0元计;超过次,但少于次的,按扣款00元计;超过次的,按扣款00元计;此扣款由当月配送标段内学校按就餐人数分摊后,在当月食材货款中扣除。在本轮配送中,出现2次月食材报价异常数量累计最多和3次月食材报价异常数量累计次多(含最多)的公司,且每月累计均超过30次的,则予以中途淘汰。

2.配置监管:配送过程中出现原配送关键软硬件缺失,面积变小等情况的,由教育局会同相关学校认定缺失项数量,并按每月0元/项进行扣款,直至整改到位的次月停止扣款。此扣款由当月配送标段内学校按就餐人数分摊后,在食材货款中扣除。

(三)如出现《中小学食堂原材料采购供应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所列情形,在按本办法处理后,另按《中小学食堂原材料采购供应黑名单制度管理办法》处理。

五、其他事宜

1.本试行办法由教育局负责解释。

2.本试行办法自学校食材配送合同签订之日起施行。

附件:《学年学校食材统一配送管理考核细则》

附:学年学校食材统一配送管理考核细则

一、配送条件

二、食材质量

三、食材优惠前报价和数量

四、食材配送数量

五、送货时间

六、配送安全

七、若有上面细则中没有罗列的事宜,参照类似条款处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材统一配送管理和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