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食品安全重如山,了解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
TUhjnbcbe - 2023/9/28 17:00:00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建立应急状况的识别和响应机制,确定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状况发生时作出有效的响应,防止和解决可能伴随的食品安全影响。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GB/T-《食品防护计划及其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火灾,水、电、汽异常情况等影响食品安全的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响应。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小组及职责

公司总经理批准成立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小组,包括生产、安全、质量、采购仓储、营销、人力的负责人。应急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审议批准应急处理建议和工作报告等。

2.2应急小组机构(略)

2.3各部门职责

(1)生产车间、设备管理部及仓储部负责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

(2)质量检验部负责隔离产品的检验工作。

(3)质量保障部负责生产车间食品安全潜在事故的日常监测,对隔离产品的分析处理及跟踪验证。

(4)保安部负责出入公司人员、物品、车辆的监督管理,以及厂区内外的安全巡查工作。安监部负责组织对厂区内安全设施及使用的检查。

(5)销售部门负责对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并投放到市场的产品进行召回、处理、报告及其他善后处理工作。

(6)市场部负责媒体负面报道的监控,信息传递及其善后处理。

(7)体系管理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工作。

(8)人力资源部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程序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

3公司潜在事故分析

公司可能发生的影响食品安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有:

a)火灾事故;

b)水、电、汽异常情况,包括停水、停电、停汽等;

c)外来车辆或原辅料污染;

d)化学品污染,包括消*剂、润滑油、杀虫剂等化学物品的污染等;

e)人员健康异常,包括食物中*、传染病等;

f)违反操作规范,包括误用或过量使用添加剂等;

g)恐怖事件,包括恶意投*、蓄意破坏等;

h)玻璃制品及硬塑料污染、设备维修污染。

i)媒体负面报道,包括行业内相关产品的负面报道,公司产品的负面报道等;

4监测、预警与报告

4.1监测

(1)安监部应组织设备管理部、生产车间对厂区内设备、设施的技术状态、防火设施的配备、安全用电、用水等进行定期检查;

(2)保安部加强对外来人员和车辆的安全检查,对出入公司的外来人员进行详细询问并登记,发现可疑人员应让其出示相关证件,以杜绝外来破坏人员发生的可能。各车间、部门对内部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3)质量保障部对涉及食品安全的有关操作规范、消*剂等化学品的使用、车间卫生、人员健康状况等进行不定期检查;

(4)市场部对与公司相关的媒体负面报道进行监控。

4.2预警和报告

在安全监测过程或是车间某一人员发现事故后,应首先通知部门领导,然后上报食品安全应急处理小组,由应急小组组织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响应。

5应急响应

5.1应急处置措施

5.1.1火灾事故的应急措施详见《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专项应急预案》。

5.1.2停水、停电、停汽异常情况的应急措施

1)由于供电供汽部门的设备检修原因造成的停电停水停汽,应由其提前通知生产车间,以做好产品生产时的准备。车间日常生产中应准备应急用的包装桶、包装袋或贮罐。

2)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突然的停电停水停汽,由当班生产主管负责组织进行。

3)首先要对生产中的产品进行隔离,将产品装入袋、桶或贮罐中,对有影响的工序应通知其停车。

4)通知检测人员对隔离的产品进行检验并评估,对无影响的产品可以进入下一工序,对有影响的产品要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由质量保障部对处理进行跟踪验证。

5)通知维修工和电工检查停电停水停汽的原因,及时进行维修。

5.1.3化学品污染的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消*剂、润滑油、杀虫剂等化学品污染产品,车间负责人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的产品进行隔离。

2)质量保障部人员对污染产品进行评估分析,车间采取纠正措施,质量保障部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5.1.4外来车辆或原辅料污染的应急措施

1)保安人员若检查发现运输原辅料及产品的车辆不符合卫生要求,应要求其进行整改,并通知质量保障部对产品进行隔离评估,以确保安全。

2)外来原辅料如被污染,应按《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流程控制程序》执行。

5.1.5食物中*或传染病人员的应急措施

1)当生产车间发现食物中*人员或传染病人员后,车间负责人应通知人力资源部将食物中*人医院救治,并对其活动和工作范围内的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原辅材料、过程产品、半成品、成品等进行隔离、标识。

2)对污染的产品,由质量保障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产品由质量保障部进行跟踪验证。

5.1.6恶意投*及蓄意破坏的应急措施

1)一旦发生产品恶意投*、蓄意破坏事件,生产车间应先对受污染的产品进行隔离,对受污染的设备进行隔离停止使用。

5.1.7玻璃制品及硬塑料的污染的应急措施见《玻璃制品及硬塑料控制程序》,设备维修时的污染的应急见《食品用设备卫生控制程序》。

5.1.8对媒体关于行业内相关产品的负面报道的应急措施

1)战略文化中心收集行业内相关产品的负面报道的信息并宣传至各相关部门。

2)质量中心对媒体报道关于行业内相关产品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本公司产品进行自检评估,制定预防措施,形成检查报告并上报至应急小组。

5.1.9对媒体关于公司产品负面报道的应急措施

1)战略文化中心收集对公司负面报道方面的信息并及时通知各相关部门。

2)质量中心负责组织对媒体报道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的制定。

3)战略文化中心负责与媒体部门进行沟通,首先预防和阻止报道面的扩大,同时调查落实报道信息来源,反应的具体事实,展开内部和外部调查,弄清事实真象,若属于我方问题,由战略文化中心进行外部事务处理;内部质量管理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由质量中心牵头各相关部门进行问题发生根源的调查,并形成检查报告,与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制定整改方案和纠正预防措施,确保类似情况不再发生。

5.2响应终止

应急小组对事故进行分析评估。现场、受污染食品得以有效控制,食品与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清理并符合相关标准,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时即可终止响应。

6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

1)应急小组应组织有关部门积极稳妥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

2)发生火灾事故时,设备部门应及时对相应的设备设施进行检修,若有事故受伤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其给予赔偿。

3)公司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后,停止不安全食品的生产,通知销售部门停止销售不安全食品或有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食品,对不安全食品实施召回,执行《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4)生产车间、质量保障部应会同相关部门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执行《纠正预防控制程序》。

6.2奖惩

对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由国家相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策规定追究其责任。

6.3总结

食品安全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各相关部门应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总结分析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指挥中心。

7应急演练

体系管理部每年组织各部门进行一次应急准备和响应的演练,各部门应形成本部门的演练评价报告,体系管理部形成公司总的演练评价报告。并通过对演习演练的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8附则

8.1术语

(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8.2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1
查看完整版本: 食品安全重如山,了解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