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赫爸仔妈育儿”原创,欢迎个人转载或分享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三胎想怎么养就怎么养”这是父母口中的经典语句,也是劝说他人生二胎的一类好说辞。
现如今二胎*策开放之后,生活条件也逐步改善,很多的90后的宝爸宝妈也喜迎二胎。
有了二胎之后,父母对大宝的关心和呵护也少之又少,肯定不可能像初人为母那样,毕竟精力时间有限。
而大宝又对大千世界感到无比的好奇,很多东西都想尝试,此时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的安全性隐患!
赫爸仔妈根据在生活中带宝宝的经验,总结了常见的几种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物品,以及预防措施。
化学伤害
家中有很多常见的物品,是存在安全性隐患的,有时候家长不注意宝宝就会导致孩子误食误用,影响了宝宝的健康。
蜂蜜
很多家庭中都有蜂蜜,赫爸记得在宝宝出生时候,医院组织学习,特意交代宝宝不能吃蜂蜜,这是大忌。
蜂蜜中会含有肉*杆菌,可引起婴幼儿中*症状,小于6个月的婴儿更容易感染此病。
虽然婴儿发生肉*杆菌感染的几率很小,但医生还是建议,在孩子满1岁以前,不要给他吃蜂蜜及其制品。
药品
现在基本每个家庭都会有常备药品,感冒发烧、咳嗽、拉肚药等。赫爸家中也常有药物,孩子有时候就会翻箱倒柜的把它们找出来,五彩缤纷的药品像极了糖果,宝宝就用小手扣挖,跃跃欲试的想要品尝其滋味。
如果孩子误食药物,则会伤害到宝宝的身体,因此父母要将家中的药品保管好,尽量放在宝宝不易拿到的地方。
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在孩子眼里就是一个小棒棒,虽然现在的电子温度计很多,难免部分家庭中还是会备着水银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顾名思义含有水银物质,也就是汞易碎易挥发。
水银温度计打碎后会出现很多小珠子,可导致急性汞中*,常见的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水银温度计打碎了怎么办?
让孩子远离,仔细处理水银散落物,不可用手直接接触,硬纸片夹取或者用牙刷挤上牙膏沾取。
水银颗粒要密封安全处理,同时房间通风数个小时再进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注:所有装有水银污染物要密封,可交给社区卫生所统一处理。
食品干燥剂、防腐剂
现在的零食琳琅满目,也是宝宝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我家宝宝就爱吃海苔、奶片、雪饼、小馒头等。
包装袋里都会含有干燥剂、防腐剂等不可食物品,每次赫爸都会提前把他丢到垃圾桶,这样孩子就不会误食了。
食品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硅胶干燥剂、蒙脱石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
食品干燥剂现在也是越来越安全,硅胶干燥剂也是被欧盟唯一认可的,赫爸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现在食品干燥剂没有太大伤害,但是误食还是不好的。
生石灰干燥剂由于以前经常发生误食,灼伤皮肤眼睛,已经逐渐被淘汰了。
很多报道说防腐剂干燥剂会爆炸,这个观点赫爸也去查阅了一下,一定量的干燥剂遇水会爆炸的,一般食品包装里面的剂量较少,所以爆炸几乎都不可能。但是家长还是要注意防范。
樟脑丸、卫生球新生儿衣物严禁使用
樟脑丸主要成分
萘酚具有强烈挥发性,可通过衣服进入皮肤血管,对成年人无大碍,对新生儿会造成急性溶血、*疸等严重可危及生命。
樟脑丸像极了糖果,误食之后会出现腹泻、呕吐、痉挛、呼吸急促。如若不小心误食要及时催吐就医。
物理伤害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尤其是男娃日常就爱蹦蹦跳跳,模仿能力强,表现欲望高。父母家人的一举一动他孩子们都爱模仿表现,这里赫爸结合带娃过程中遇到的伤害简单给大家阐述一下。
易卡嗓子的物体
宝宝吃东西时候家人一般都会陪伴的,很少会出现卡嗓子现象。最不可忽视的便是孩子玩玩具的时候。
现在孩子的玩具多了,有时候宝宝安静的玩着玩具,家长很容易放松警惕。
玩具零件,电池、小积木等孩子就会含在嘴里,我家宝宝就喜欢含着电池,像大型的电池还不至于误食,但小型的很容易一不小心卡到嗓子中。
饮水机和电
现在家庭中,大多都是现代化生活,家中几乎都有饮食机,平时较为方便,像饮水机、热水壶要尽量的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尤其是饮水器,孩子爱模式,总是会不停的去按压,容易误烫伤。我家宝宝就是这样,一般赫爸会先拿胶布封边,后期也会教育宝宝在看护的情况下学习使用。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喜欢扣东西,插座、电板都喜欢尝试,有时候还会把水往上倒。因此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
尖锐物品
刀、剪刀等尖锐性的物品都可能会伤到孩子,尽量摆放在高处。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推拉式的家庭门窗,有些宝宝爱玩,很容易夹到手。
茶几、抽屉、柜子上的把手部分也易刮伤皮肤。
以上就是赫爸总结的在养娃过程中常见的意外伤害,大家还有什么好的预防措施,欢迎留言分享,谢谢大家!
赫爸仔妈育儿,专门记录育儿日常,为新手爸妈解决育儿问题,在育儿这条道路上,携手共进,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