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作红的学生正在实验室提取野生*蘑菇的*素进行分析。
红网时刻记者刘璇实习生邬丽长沙报道
连日来,气温骤升、降雨充沛,野生蘑菇进入了生长旺季。但因人们区分不清食用菇和*蘑菇,误采误食野生蘑菇而导致中*的事件时有发生。
误食*蘑菇中*是我国食物中*事件中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蘑菇的相关知识,更清晰地辨别*蘑菇的样子和种类,红网时刻记者采访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门从事*蘑菇研究的陈作红教授来解答相关问题。
陈作红在野外拍摄的蘑菇图。
红网时刻:如何区分有*蘑菇和可食用蘑菇?
陈作红:蘑菇形态千差万别,对于非专业人士,无法从外观、形态、颜色等方面区分有*蘑菇与可食用蘑菇,没有一个简单的标准能够将有*蘑菇和食用蘑菇区分开来。因此,对于老百姓来说,除非某些经常采食的野生菌种类,例如,松乳菇,又称枞菌或寒菌,可以采食外,对于其他的种类建议不要采食。在湖南的湘西地区,当地老百姓只采食枞菌,因此,当地很少发生误食野生蘑菇中*事件。
红网时刻:民间流传的一些鉴别有*蘑菇的方法可靠吗?
陈作红:不可靠,主要有这样一些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颜色普通的蘑菇没*。事实上我国的一些剧*蘑菇,如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没变颜色就无*。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的一些剧*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变黑。三、生虫、生蛆的蘑菇没*。很多昆虫、动物对*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剧*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四、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蘑菇的有*无*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红网时刻:*蘑菇发生的季节有什么特征?
陈作红:野生蘑菇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发生季节在6-9月份,*蘑菇发生的季节也主要集中在6-9月份,例如,在广东,剧*鹅膏菌3月份就开始出现,在湖南,剧*的鹅膏菌主要集中在6-7月份发生、亚稀褶红菇集中在7-8月份发生,因此,建议在野生蘑菇高发季节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红网时刻:我省有哪些*蘑菇?误食中*后有什么症状?
陈作红:我国*蘑菇种类繁多,到目前已知的已经有多种,通过近几年的调查,湖南省*蘑菇种类多,已经确定并发生过中*事件的种类有30多种。不同种类的蘑菇中*后产生的症状不一样,可以分为七种类型:(1)急性肝损害型、(2)急性肾衰竭型、(3)胃肠炎型、(4)神经精神型、(5)溶血型、(6)横纹肌溶解型、(7)光过敏性皮炎型。
红网时刻:鹅膏菌有什么形态特征?如何识别鹅膏菌?
陈作红:在我国,导致中*死亡的70%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剧*鹅膏菌是*蘑菇中比较好识别和区分的,它同时具有菌盖、菌柄、菌环和菌托,通俗地说,就是“头上戴帽(指有菌盖)、腰间系裙(指有菌环)、脚上还穿鞋(指有菌托)”的蘑菇就是鹅膏菌,这类蘑菇大部分是有*的,因此,凡是““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还穿鞋”的蘑菇千万不能采食。
红网时刻:误食野生蘑菇中*后怎么办?
陈作红:误食野生菌中*后千万不能大意,一定医院检查和及时治疗,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就是:凡是误食后有潜伏期在6小时以上的,也就是说吃了蘑菇后6小时才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型症状的,医院去治疗。因为肯定是误食了含有剧*鹅膏的种类,会导致急性肝损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解读专家简介:陈作红,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蘑菇及其*素研究,在该领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调查了我国蘑菇中*余起中*事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了论文80多篇,出版有《*蘑菇识别与中*防治》《湖南大型真菌图鉴》等著作。协助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制作了专题片《小心!美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