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化分为
/p>
一、含水极丰富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10L/sm。二、含水丰富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10~2L/sm。三、含水中等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2~0.1L/sm。四、含水小的含水层,单位涌水量q0.1L/sm。注:引自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规程中所称富含水层,指含水丰富到极丰富的含水层。
按照突水量Q值大小,将突水点分为以下4级。
1.小突水点:30m3/h≤Q≤60m3/h;
2.中等突水点:60m3/h<Q≤m3/h;
3.大突水点:m3/h<Q≤m3/h;
4.特大突水点:Q>m3/h。
按照钻孔单位涌水量q值大小,将含水层富水性分为以下4级。
1.弱富水性:q≤0.1L/(s·m);
2.中等富水性:0.1L/(s·m)<q≤1.0L/(s·m);
3.强富水性:1.0L/(s·m)<q≤5.0L/(s·m);
4.极强富水性:q>5.0L/(s·m)。
注: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mm、抽水水位降深10m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时,应当进行换算后再比较富水性。换算方法:先根据抽水时涌水量Q和降深S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或者图解法确定曲线,根据Q-S曲线确定降深10m时抽水孔的涌水量,再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孔径为91mm时的涌水量,最后除以10m即单位涌水量。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应根据作战计划,在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与新鲜风流交叉的新鲜风流中设立安全岗哨,岗哨的职责:站岗队员除有最低限度的个人防护准备外,还应配有各种气体检查仪器,(1)阻止未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单独进入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和危险地区。(2)将从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中出来的人员引入新风区,必要实施急救。(3)观测巷道和风流情况,并将有害气体、烟雾和巷道的变化情况迅速报告抢救指挥部。进出风井口也应设立安全岗哨,阻止非救灾人员入井,防止在井口附近出现火源。
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措施包括:(1)加强职工安全管理意识;(2)健全安全管理制度;(3)加强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4)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5)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设备;(6)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瓦斯引燃及燃炸的原则是,对一切非生产必需的热源,要坚决禁绝;严格管理和限制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火源和热源。引燃瓦斯的火源有明火、爆破、电火及摩擦火花4种。
地表水能否进入井下,主要取决于巷道与水体距离、巷道与水体之间的地层及构造条件和所采用的开采方法。
雨季三防——防汛、防排水、防雷电
冬季三防是指防冻、防火、防煤气中毒,煤气中毒一般指一氧化碳中毒
煤层注水有三种布置方式:(1)长钻孔注水法。(2)短钻孔注水法;(3)联合注水法;
露天开采程序是指露天开采范围内采煤,剥岩(土)的顺序,即采剥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台阶划分、掘沟、采剥初始位置确定、水平推进、垂直延伸方式、工作帮构成等。
瓦斯喷出是指从煤体或岩体裂隙、孔洞或炮眼中大量瓦斯异常涌出的现象。实际研究表明,在20m巷道范围内,涌出瓦斯大于或等于10m/min,且持续时间在8h以上时,该采掘区域即可定为瓦斯喷出危险区域。
一氧化碳监测报警仪能连续或点检测作业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仪器开机即可检测,检测范围为0-0.2%。
测温电缆岩带式输送机架铺设。PN结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分为三种:一是安装在各滚筒的表面附近,滚筒表面法向距离3mm处,主要用于检测主动滚筒、压紧滚筒表面的温度变化,探测由于输送带卡死、滚筒打滑等引起的火灾。二是安装在托辊的轴上,主要用于检测托辊的温度变化,探测由于托辊卡死后与输送带摩擦等引起的火灾。三是安装在带式输送机巷道的风流中,主要用于检测环境温度的变化,以消除日温差和季节温差造成的影响。
粉尘粒子可以带有电荷,其来源是煤岩在粉碎中因摩擦而带电,或与空气中的离子碰撞而带电,尘粒的电荷量取决于尘粒的大小并与温湿度有关,温度升高时荷电量增多,湿度增高时荷电量降低。
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并产生大量气体,而释放出能量的快慢即燃烧速度的大小与粉体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有关。因此,对于同一种固体物质的粉体,其粒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燃烧扩散就越快。
按煤层的厚度分为五类:煤层厚度由0.3~0.5米为极薄煤层,0.5~1.3米为薄煤层,1.3~3.5米为中厚煤层,3.5~8.0米为厚煤层:大于8.0米为特厚煤层。